在人生的路上,理解必不可少。理解是一座桥梁,它可以跨越天堑;理解是一座灯塔,它可以指引我们走向成功。
初中第一单元的语文考试,作文扣了许多分。妈妈知道后,说:“以后在书上看到优美的词语、句子把它下来,经常进行课外积累,记古诗呀,背文言文哪 ……”妈妈还没说完,我便打断了她的话。记这些有什么用?在考试时,大多数还不是用不上。妈妈说:“最好的记忆也不如淡墨水。”
但是,在妈妈的强迫下,我只好那些词语、句子。久而久之,我渐渐对有了兴趣,于是,有时便在网上抄下古诗。文言文来记背。有一次,我一口气抄了一百多首来背。
一连四次考试,它们没怎么用。当第五次考试时,里面便出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诗句要求填空,一看这些诗句,我在心里暗自偷笑,这不正是我所记过的古诗吗?于是我飞快地填起来,并且,后来卷子发下来时,许多同学只写了一两个空,而我却得了满分。而写作文时,我把平时积累的许多好词、好句都用上了。因而,作文只扣了5分。这次考试我靠了全班第二名。
也在这次考试中,我才明白妈妈当时所说的“最好的记忆也不如淡墨水”的意思,我也理解了妈妈的一片苦心。从此,我听到妈妈的念叨,笑了,因为妈妈的念叨实际上都是为我好。
那天,天气晴朗,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了一本《伊索寓言》。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突然,身后传来妈妈不满的声音:“你有时间去看课外书,还不如多做几张试卷!”我听了,便反驳说:“课外书可以开阔视野,积累一些好词佳句。”话音刚落,我便冲进房间,门“嘭”的一声,关上了。身后传来妈妈长长的一声叹息声,妈妈说:“你太不理解父母了!”
“理解父母?”我躺在床上,一直想着妈妈话的含义,我心想:父母也需要理解吗?我为什么要理解父母?难道我不理解他们吗?想起妈妈颤抖的声音,我的思绪飞得很远很远。
小时候,我是多么喜欢妈妈啊!每天幼儿园放学回家,妈妈总是耐心的教我识字,算算数,画画。在幼儿园里我总让大家来猜谜语,背古诗给朋友们听。他们有时会羡慕的问我是跟谁学的,我总自豪地说:“是我妈妈教的。”
在我的心灵里,总深信不疑地认为妈妈是我最好的伙伴。心里的话总是第一个告诉妈妈,受了委屈,我也向妈妈一个人诉苦。我把妈妈当作知心朋友,当作保护伞。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和妈妈之间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每当我考试拿到第一名的时候,妈妈总是那样欣喜,但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我需要的不只是优异的成绩,还要有一种全新的,七彩的生活。可回头一想,我的父母还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经纬线中苦苦奔波,处在哗然的人群中面对事业,家庭。其实父母也不容易啊!
我坐到窗前,打开窗户,缕缕清风吹了进来。我抬头仰望那星光灿烂的天幕,不禁又沉思起来:我是不是该向妈妈道歉呢?母女之间又有什么过不去的事呢?想到这里,我便拿起一张练习卷做了起来。
窗外天幕星光灿烂,明天一定是个大晴天!
理解,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的桥梁;理解,是促进人与人情感的良药;理解,是沟通的核心,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理解,更渴望被理解,尤其是中学生,一个未成年人,真的太渴望被理解了,渴望被家长理解,渴望被老师理解,渴望被朋友理解,渴望被。。。。理解。 我渴望被我的家长理解,虽然家长是我的第一位老师,父母也很关心我,很照顾我,但父母却渐渐地不理解我了,好像无论我要做什么事,父母总会为我铺好桥搭好路,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我好,可是,我想要的却不是这些,我要的是被理解,家长们一心只想要我们考取好成绩,自以为有了好成绩就有了一切,他们却不理解我们内心想要的是什么,身为一名中学生,每天都有太多的压力,有升学的压力,有学业的压力,假如在这时家长还不理解我们,我们将会有一种挫败感,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先理解父母和老师,他们毕竟是为了我们好,向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老师,是我们成长的引路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亲爱的老师们,你们在为我们灌输知识的时候,可曾理解过我们,你们只顾着教课授业,有时甚至忽略了我们的感受,不理解我们内心真正的想法。对于成绩好的同学就笑脸相迎,相反,成绩稍差或比较调皮的学生就恶脸相向,虽然成绩不好的同学有不好的行为,但你们难道不应该用爱来教育,来感化他们吗?每个同学都希望成为受家长、同学、师长欢迎的人,但却应为缺乏被人理解,而导致学不好。
老师们、家长们,多用宽容,理解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孩子们吧!相信这会比指责的效果来得有效,不要吝啬你的的理解,相信学生们,孩子们一定会理解你们的付出而努力学习的。
理解,青光到师生和家长们都理解学生。儿女吧!让我们生活在懂理解,受理解的生活里。
本想找个人来倾诉,无奈,苍茫大地却没有一个知音。没办法,我只能以写作的方法来诉说我的心声。
我本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妈妈,爸爸和我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可谁知,一个调皮的音符打乱了我家的宁静。由于爸爸的疏忽,把电视弄坏了。妈妈一直埋怨爸爸,本来好好的电视却给弄坏了。妈妈一天说个不停,引起了爸爸的不满,两人争吵起来。我本不太在意,可谁知争吵越来越激烈,我不禁害怕起来。我跑去劝解,却落了个满身不是。我跑到外面,大哭了一场,心想:凭什么这么说我,你们让我站在你们的角度想想,可谁又能理解我内心的苦衷。
他们不知道,他们的争吵给我带来了多大的影响,上课时,我满脑子都是爸爸妈妈,生怕他们会离婚,丢下我一个人。下课时,我不再和伙伴们一起玩,而是躲在一旁默默地想,默默地哭,放学后,我甚至不敢进家门,生怕看到那可怕的一幕。一整天,我都萎靡不振,无精打采。我真渴望能得到父母的理解,渴望有人能陪我说说心里话。此时此刻,谁能安慰我?谁能安抚我那颗幼小的心?
我渴望理解,渴望理解。在我看来,人与人相处需要理解,只有在相互理解的环境中,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回想气我现在的处境,我不禁伤感,我想对天道出我的心声,对地讲出我的忧愁。可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只有一颗孤零零的小草陪我,我多么希望小草能听懂我说的话。因为我相信,它会理解我的。但我更希望爸爸妈妈能理解我,他们才是我最爱的人,最舍不得的人。
我渴望每一个人都能理解我,都能懂得我的心声…
以前提起老妈,别提我有多厌恶了,她总是一个劲地霸占我的课余时间。“儿子,快吃饭,吃完饭赶快敲扬琴。”“今天,你的扬琴还没敲呢,就知道玩游戏,等我一会儿收拾你。”......这些话,听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哎,摊上这样一个管事的老妈,活着真悲哀。可有一天,我的想法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星期四下午放学回家以后,我刚进门,老妈就把双手放在背后,一脸神秘地来到我面前。“猜猜,老妈有神秘礼物要送给你?”还有什么呀,不就是肯德基优惠券吗?让我吃完肯德基就去敲扬琴,这招早就老掉牙了,已经演了N次了,对于我,早就没什么新意了。
可这次老妈却没有像往常一样马上揭开谜底,反而故意的拖长声调回答:“不——对!”说完变戏法似得从背后拿出一个证书,证书的内容马上就映入我的眼帘:安令轩同学,在全省“搜星行动”才艺大赛中获得扬琴独奏“一等奖”。看着奖状上“一等奖”三个字,我高兴极了,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了。
望着那金灿灿的获奖证书,我既为自己取得成绩高兴,又为自己以前因为练琴辛苦与妈妈闹别扭而感到羞愧,直到现在,我才真正知道理解妈妈坚持让我练琴的原因: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才会胜利。老妈,你的苦心我理解了,儿子会继续努力!不再因为练琴跟你闹别扭了,也不再练琴偷懒了,我会用我的努力让我的琴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
打开记忆之锁,翻开记忆的一页,我曾几何时被人理解过?一切都如此的无奈。
渴望得到理解,我背负着学习的压力,我承受着成长的波动,为何没有人来理我?为何父母总觉得我在“游荡”每一天!其实我在努力,谁不想自己有出息,可有谁理解!
我希望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我希望自己是只无忧无虑的小鸟,请你们能放手,让我去自由飞翔,让我去追逐梦想,但是又有谁理解过我的无奈?跑道上有我撒下的汗水,每一次失败之后,我总是勇敢面对,为何换来长辈的漠不关心,而又斥责我!不支持我!每每与你们聊天时,你们有在听我的诉言,你们有理解我深层次的意思吗?我想找到知心朋友,但是为何每一个朋友都如此不讲信用?都如此的不懂我的心,我不理解,谁能给我答复?我渴望得到温暖,渴望得到保护,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我更渴望得到父母理解,老师的理解,我想说:“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理解,不是每一个人都不渴望理解,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渴望得到理解!有时候,我做一件事,不管对与错,妈妈总是想当然地直接判断,有时,我不服气,其结果就是一顿训斥。
我很欣赏道格拉斯这句格言:“你若不能筑大路,那么就修条小经;你若不能做太阳,那么就做颗星星。”至于未来的一切,我无论干什么都不想逃避,在时代的路基上,甘做一块小小的铺路石。
一个人能被他人理解是一种幸福,当在绝望时想起理解你的人,相信你会更觉得那是一种幸福!
理解是我们人人都应该做到的,可真正明白的又有几个?莫非寥寥无几,可经过那次事以后,我便学会了理解别人,学会了换位思考
那是一次语文课上,有一位同学向我借了一支钢笔,可第二天没还给我,于是,我便去找他要,可他却说:对不起,我把你的钢笔弄坏了。说着,便拿着一支新的钢笔递给我,他那只钢笔虽然是新的,但是只不过是一支便宜货罢了,我瞧了瞧那支钢笔,又看了看那位同学,此刻,我的耳朵旁回想起三个声音,一个声音是让他陪一个一模一样的钢笔;另一个声音是接过他手中的笔;还有一个是跟他说不用赔了,那支钢笔自己留着用吧!这三个声音不断在我脑海中思考,不知应选择哪一个好,就在我左右为难的时候,终于想通了,我连忙说:那支钢笔我不要了,这支钢笔你自己留着用吧。当我说完这句话的时候,窗外的小鸟也叽叽喳喳地叫起来,好像在表扬我呢!窗外的蝴蝶也向这边飞来,好像在为我鼓掌。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理解万岁!我终于学会了理解别人,真不由得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豪!
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产生一些隔阂。因此,相互之间的理解显得格外重要。那天发生的事使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我和边琬淳是好朋友是班里公认的事。从一年级入学那天起我们就是好朋友了。我们常以姐妹互称,我是姐姐,她是妹妹。但是,我们也会发生一些误会。
到了晚上放学,我见她仍然没有把笔还给我。“她大概忘了吧。”我在心里安慰自己。“边琬淳!可以把笔还给我了吗?”我跑到她旁边,问着。“什么笔?我没找你借笔啊!”她一脸疑惑的看着我。“今天上午你拿走的那支。”“今天上午?我没拿!”她十分坚定地回答我。我生气了,“明明拿了,还不承认,不理你了!”我把她甩在后面,一个人走出了校门。
晚上回到家,我还是闷闷不乐的。我觉得自己交错了朋友。吃过晚饭,我到屋里写作业。刚拿出一本书,一支笔就从书里掉了出来。我拾起来一看,正是上午那只不翼而飞的笔。我意识到自己错怪边琬淳了,心中十分自责:是我不好,自己粗心大意,找不到还责怪别人,不找自己的错误……
于是,我马上给边琬淳打了个电话,向她道歉:“对不起,放学时的事是我错怪你了,你能原谅我吗?”说这些话时我心里像有一头小鹿在乱撞,生怕她生气,不原谅我。她很开心的原谅了我,“没关系,好朋友嘛,什么愿不原谅的。”我仿佛又看到了我们手牵手的样子,心里美滋滋的。于是,我们又和好如初了。
那一天,我体会到了理解是多么重要,是多么不可缺少。
小时候的爱,常常披着仇恨的外衣,但是体内却饱含着深深的爱。——题记
母亲对我的爱,常常只令我感到的只有仇恨。但是,在那一刻,仇恨被一股母爱的暖流融化了,我终于理解了母亲。
我不止一次的听外婆流着泪的讲过:因为我是一个女孩,爸爸并不想要我。那时候,妈妈也只听爸爸一个人的话。有一天,妈妈说要带外婆和我出去游玩,外婆就答应了。可是,汽车行驶了好长时间,都一直往山里开。到最后,妈妈冷冰冰的扔下一句:妈,把小苗就扔在这户人家吧。婆婆见这里不仅环境恶劣,而且臭味熏天,死活也不肯。最后才将我“挽回”了过来。其实,我很想问问妈妈,她是不是真的这么残忍。但是每次都以失败告终。于是,对妈妈的不解与怨恨,就在这时慢慢萌发。
直到有一次,我和哥哥在河边玩耍,可是很不幸。我失足跌进了湍急的河水中。胆小怕事的哥哥怕妈妈批评他,便躲到姑父车间里“避避难”于是,留下我独自一人在水中无力的垂死挣扎。幼小的我,用自己最大的声音求救,渐渐地,我很模糊的看见妈妈和舅舅等人,正朝我这方徐徐走来。我像看见了救命稻草,并使出浑身的力气,像他们求救。我的挣扎声引来了妈妈。不会游泳的妈妈见我在水里吃不消了,不会游泳的她,立即跳入水中。我也配合着,想让妈妈早点抓住我。不久,通过舅舅他们的帮助,我和妈妈终于上了岸。我们两紧紧抱在一起。在这时,一股无名的暖流融化着我和妈妈之间的矛盾以及多年来我对妈妈的不解与怨恨。那一刻,我理解了母亲。
母爱,是一个奇怪的东西,它不仅能融化我和妈妈之间的矛盾,更能让我理解母亲,爱上爱。
渴望得到理解
当与同学讨论问题,别人不理解自己的作法你是否感到懊恼?当做了一件事,老师还没弄清楚事情就对你大发雷霆你是否很伤感?当自己的苦衷无人知道,你是否很难过。
理解,是人人都渴望得到的。我也不例外。那天月考前,我每天挑灯夜读,为的就是能更好地应付月考。考完的第2个星期,同学们都来学校,老菜兴奋地说:“这次我们班同学考得不错,特别是XX,XXX,XXXX,XXX。。。我按耐不住心中的急迫,叫同桌帮我问一下。老菜给我的竟是一个晴天霹雳:”黄纯镭?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霎那间,全班同学的眼神都投向了我,空气里回荡着同学们叽叽喳喳的嘲讽与老师严厉的批斥,我快不能呼吸了。。。。我靠在窗边,眺望着滚滚的飞云江水,一阵阵波荡起伏,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那天风很大,我的眼里进了沙。我开始讨厌老菜,他分明就是存心要我出丑,这下可让我倒大霉了。他根本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他不会想谢老师一样去寻找我错误的原因,他只注重结果,他不会去分析我错在哪里,到底是不懂还是不小心。他根本不会考虑到我的感受。又怎能说理解。他不懂得怎样去理解,他不知道我当时多么想要他为我付出的一点点理解,一点点而已。
不仅是老师,我也渴望得到好友的理解。每当吃饭的时候,我们总是最后一个吃完,其实我不想这样,就为了我俩之间的友谊,我每次都要留下来等你。其实我是想去教室学习的。便随声催促道:“快点。”可你却露出一幅不耐烦的样子:“你先走啊!”这让我感到心痛。你一点都不理解我。而我却又为了维持那轻如棉花的友谊在一旁等你。XX,你知道当时的我多么想得到你的理解吗?
妈妈的唠叨是爱,妈妈的关怀是爱,妈妈的打骂是爱然而,那次我却不能理解妈妈对我的爱。
栀子花开了,在盛夏的阳光里弥漫了淡淡的忧伤,不想回家。
“我出去买下笔。”然而,却没有回音,转过身往家中一看,只有拉长的身影嘲弄的回响孤寂的我,泪,不禁滑落总是幻想着有一天,不会再只有寂寞陪伴着我,幻想着妈妈能像小时候一样地对我唠叨一番后才让我出门,然而所有的幻想都在这一次有一次地实验中破灭了难道十三岁的我真的可以脱离父母的羽翼,展翅高飞吗?我开始叛逆,叫她鲜血淋漓地承认我的存在,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却都在那声“累了吗?”仅有三个字的话语中停止了。本以为我可以独自翱翔,十三岁的天空下只有我一个人就足够了,可是却不了解当我费雷是,含泪抚慰着我孱弱而已经破损的翅膀的她—— 一直都爱着我的关心我的妈妈!这是,我才真正了解了妈妈的爱,一种深沉而又伟大的母爱。
午后,捧起一杯散发这袅袅幽香的绿茶,任阳光洒满肩头,不禁呷了一口,淡淡的、香香的。使我想起了妈妈身上的栀子花香,也只是淡淡的、香香的
时光匆匆如流水,现在的我已是一名初一下的学生了。我也已学会理解妈妈对我的爱,明白不仅仅只有唠叨是爱、关怀的是爱原来当我飞累时抚慰我的翅膀:当我烦恼时帮我分忧或在背后默默地支撑着我市也是妈妈对我的爱。爱的方式不同,但所表达的情感却是一样的。
十三岁的天空下,弥漫着淡淡的栀子花香,望着一路成长起来的自己,妈妈笑了
学会理解,学会探索你就会发现无限的欢乐,所有的忧愁就会烟消云散。
“真是岂有此理,问这么傻的问题!““真是岂有此理,某某有什么了不起!““真是岂有此理,你怎么乱发脾气?““真是。。。。。。““也许是世界变化太快了,不仅使得同时代的人,不同年龄的人难以互相了解,即使同龄人之间,也时常不知道对方脑子里想些什么?
我们只好看看身边的人摇头,放下一句“真是岂有此理“,又匆匆上路,人与人之间少了些沟通,更显得寂寞无助,于是便有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更多了“直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无奈与悲哀,在渴望理解的呼声和岂有此理的斥责声中,我不禁困惑:理解在哪里?
一天晚上,我与妈妈闹矛盾,是因为她去玩牌而不回家。我当时非常的生气,什么话都敢说,却没考虑她的感受,我知道她也有压力,她也需要放松。当时天正下着小雨,心情复杂,只得“一言九鼎“,就算发泄吧。我告之以自己的想法,果然得到回应,因为沟通,我们理解了对方。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理解可以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假如我是他,己所不欲,方知人所不欲,进而才能不施与人。只要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就能理解许多看似疯狂的举动,不再看不惯外表怪异的人,也能抚慰许多受伤的心。这时的你就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也许我不能说学会了理解别人,但至少尝试了学会理解别人,这大概就是成长吧!
父母的爱有时我们可以理解,有时我们又不能理解。我们能理解的爱有很多,比如给我们买好吃的,陪我们去好玩的地方玩,在我们做完一件事后鼓励我们……但也有我们不理解的爱,就像我与副驾驶座的故事。
在坐私家车时,无论是我爸开还是我妈开,我都不能坐副驾驶座,只能安分地坐在后排。只有两次例外,一次是我们幼儿园老师来我家做客,我妈开车带着她们玩,我坐在我妈旁边;另一次是我的好朋友李宁浩跟我们一起出去玩,我坐过一程副驾驶座。
我本来就喜欢副驾驶座,但只是凭直觉,自从这两次亲身体验后,证实了我的感觉是对的:副驾驶座视野开阔,前方的景观尽收眼底;还有更好的是能通过反光镜看见后方的东西,可以更亲近空调,可以随手调试音乐,还可以观看GPS呢!总之一个字:“爽”!因此我更渴望坐副驾驶座了。但不管我怎么说,爸爸妈妈就是不让坐。又一次乘车,我问妈妈为什么不让我坐前面,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因为副驾驶座的不安全系数是最高的。因为爸爸妈妈爱你,所以尽量不让你坐前面,自然是让你坐在后排喽!”“可前面不是有气囊吗?”我嘟囔着。“用到气囊也是够倒霉了,再说气囊对小孩来说,或许不是保护,而是伤害。”妈妈再一次说着坐副驾驶座的害处。于是回到家里,我就上网查了一下有关副驾驶座的危险情况。
结果,弹跳出很多条有关小孩坐副驾驶座因出事故而难逃厄运的信息,看的心惊胆颤的。虽然这些父母非常后悔不该让孩子坐在前面,可是又有何用呢?
我终于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终于理解了父母的爱!